9月下旬,猪肉价格持续上涨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监测,10月10日至14日当周,36个大中城市瘦肉零售价格周均比去年同期上涨40%以上,进入《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整机制,做好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工作计划》确定的过度上涨预警区间。
自今年下半年以来,猪肉价格从低点反弹。
9月下旬,猪肉价格持续上涨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监测,10月10日至14日当周,36个大中城市瘦肉零售价格周均比去年同期上涨40%以上,进入《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整机制,做好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工作计划》确定的过度上涨预警区间。
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供应稳定工作,近日将投放今年第六批中央猪肉储备,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力度。

北京18家连锁超市出售政府储备肉类一斤便宜七八元!
据新京报,“十一”假期过后,北京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。10月19日,为保证猪肉供应,稳定猪肉价格,北京市投入政府储备调控猪肉市场。
为了造福更多的市民,提高储备交付监管效率,稳定市场预期,本次交付以城市六区为重点,仅针对北京18家主要连锁超市及相关零售终端,不向餐饮企业和政府机构食堂销售,适当限制个人购买数量。
在交付方面,同储企业同品种的投放价格比原市场销售价格下降30%;在零售方面,销售价格的涨价率不高于投放价格的10%。
据《北京日报》报道,目前,物美、京客隆、永辉、家乐福、超市等连锁超市已售出政府储备肉,价格一般超过每公斤10元。随着交付量的增加,猪肉价格将进一步下跌。
京客隆劲松店,“北京市政府储备肉投放点”超市里出现了醒目的横幅,也吸引了很多顾客驻足。最新的储备肉陈列在冰箱里。前腿瘦肉价格16.5元/斤,每人每天最多可以买10斤。“政府储备政府储备肉主要是2号和4号冷冻肉,即前腿肉和后腿肉。京客隆选择了城市六区的20家店铺进行投放,专门设立了冷柜销售,并发布了宣传横幅。”京科隆集团采购总监孙健告诉记者,目前政府储备肉的零售价格比同部位的鲜肉每斤优惠7-8元。自10月17日开业以来,每家店每天投放200公斤,“我们还将根据销售情况增加交付,以确保供应”。
两省发布价格过度上涨预警
据山西省发改委网站19日报道,根据山西省发改委监测,10月13日至18日,山西省11个设区市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涨幅在30%-40%之间,达到山西省《关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整机制,做好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工作计划》设定的二级预警区间过度上涨。近日,山西省将启动今年第二批政府猪肉储备。
10月18日,据河南省发改委监测,全省瘦肉零售均价已连续两周超过40%,进入《河南省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整机制实施计划》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。根据计划,河南省将与国家联动投放政府储备猪肉,必要时进一步加强投放,促进生猪市场的顺利运行。
河南省发改委表示,目前全省生猪产能普遍合理充足,能繁育母猪、新生仔猪、育肥猪数量均呈上升趋势,生猪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。建议农场(家庭)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,保持正常销售节奏,销售育肥猪,不盲目销售,不盲目进行二次育肥,确保生猪市场的顺利运行。
猪肉价格后期走势如何?
据农业农村部监测,截至10月18日14:00,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4.97元,比国庆后(10月8日每公斤32.81元)上涨近7%,比两个月前(8月18日每公斤28.73元)上涨20%以上。
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信息中心分析指出,国庆假期前,大型农场加快了猪的销售进度,导致本周可销售猪的来源减少,导致猪的有效供应收紧,支持猪和猪肉价格上涨到较高水平。国庆节过后,大多数大型农场的猪数量恢复,少数压力栏增加,农业端普遍有强烈的看涨情绪,自由放养的农民普遍看涨压力栏,猪回收二次增加现象,导致整体猪供应紧张。此外,四川等地区灌肠、腌制生产推动了猪肉需求的小幅增长。供需共同支持猪肉价格持续上涨。
市场分析认为,近期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农民为了博弈市场,不理性地过度销售和二次育肥,减少了市场供应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,目前中国生猪市场供应充足,供需平衡,但在市场行为的影响下,存在一些波动风险。育种主体,特别是大型育种企业,应加快销售,增加生产供应,这是平衡猪肉价格的根本政策。同时,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管,进一步规范大型育种企业的销售行为,同时指导育种企业的生产。
“如果大型企业带头加强销售,散户投资者也会跟进。随着供应的急剧增加和政府的监管,预计市场将在后期稳定,甚至价格下跌,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。”
“中国生猪市场整体供应充足。养猪户要理性看待猪肉价格上涨,及时出售,避免更多人进入养猪场后产能过剩,造成损失。”李国祥说。